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從『生理學』悟人生態度

去年底因緣際會與無心山禪寺的天樂和天華兩位法師結緣,在兩人極力邀約及舍妹瑾瑛的慫恿下,於今年四月在台中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交換人生觀點。因為才疏學淺,只好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生理學─的角度來探討一些人生應有的態度。以下是我個人的淺見。
何謂『生理學』?簡單的說,就是一門研究如何維持我們身體正常功能的學問。換言之,是探討生物體如何因應各種挑戰以維持內在環境的穩定(homeostasis)。為何要維持內在環境的穩定?因它是維繫生命所必須,例如血壓、體溫、血糖、血氧、體液酸鹼度等等都必須維持在正常的範圍(亦即動態的平衡)內。這是一個耗能的過程。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藉由鈉離子幫浦(sodium pump)來維持正常的膜電位及穩定的胞內環境以維繫生命,而幫浦的運轉需消耗能量,這與不須耗能的平衡(equilibrium)是不一樣的,後者可是一灘死水。此事見證了活著是需要花力氣的,若不努力的話,就會變成行屍走肉,豈能不警惕?
多細胞的生物(例如人類)並非所有細胞都能直接與外在環境接觸,因此需透過各種特化的組織系統來維持內在環境的恒定性;譬如、透過循環系統讓全身的細胞都能迅速獲得養分及排出廢物。而各種內在環境因子間必須加以整合以維持全身合理的動態平衡,若僅考慮單一因子的穩定而忽略其他是難竟其功的。這提醒我們做事應該要通盤考量,提出完整的配套措施才是萬全的作法。
維持內在環境動態的平衡係指生理參數維持在某一狹窄但合理的範圍內,它並非一個絕對的恆定值; 例如正常體溫在攝氏三十七度上下,高一點或低一點仍屬正常,空腹血糖值介於60與100 mg/dL之間都算是正常。且所謂的正常範圍也常會因應不同的生理狀態而調整;例如運動時體溫增加到攝氏三十八度以上仍屬正常。我們在看待事情時,是否也應儘可能排除二分法的思維,多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並找出大家能接受的合理範圍?
若內在環境未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亦即過猶不及),將危及生命。為了維持內在環境的動態穩定,可藉多重調控來達成,其中又以神經回饋途徑為最主要的調控機制。這樣的調控迴路包括三部份;亦即接收變化訊息的受體或感覺神經,負責協調的調控中樞,以及執行調節功能的輸出神經元。下決策的中樞並非自作主張下達命令,它需彙整各方傳來的訊息,加以客觀判斷,再做適度的回應。這是否暗示領導者不宜一意孤行,應廣徵意見後再做判斷及處置?
一旦內在環境受到干擾,通常會啟動多重調控機制(自然界有redundancy的現象),甚或進行代償作用(compensation),以維護內在環境的動態穩定,顯示每一調控因子不是唯一或不可或缺的。我們是否也應謙卑為懷?因為沒有誰是不可取代的。
另一調控機制是荷爾蒙(或稱激素)系統。有趣的是細胞對於某種激素或化學物質(ligands)有無反應,端看它是否有該物質的受體(receptor)。「一種米養百種人」,教師對於不同的學生也應「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教學的效果,否則對牛彈琴,徒勞無功。當今社會人人各司其職,有如不同的受體,雖然資訊遍地,只需選擇某些訊息做出反應,無須隨各種消息起舞,社會才能安定合諧。
總之,從「生理學」我們可領悟到下列的人生態度:
• 做人要認真、要努力
• 適可而止(中庸之道),『過猶不及』
• 排除二分法的思維
• 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 多傾聽,客觀判斷,適度回應
• 謙卑為懷,沒有誰是不可取代的
• 因材施教,各司其職
願共勉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