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研究型國家

台灣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究型」國家,怎麼說呢?在面積僅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就有將近160所大專院校,研究所更不計其數,成為國際學術界的一個笑柄。過去這幾年拜教育部之賜,除了一般升學管道之外,另闢所謂的第二高速公路─科技大學─來增加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殊不知兩條原來目的地不同的高速公路竟「殊途同歸」,新增系所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冒出,於是我們看到大學錄取率直逼百分百,有些系所招生不足、學生的素質每下愈況,甚至碩士博士滿街跑的現象。每個孩子都有他()的亮點,應讓他們在不同的領域揮灑他們的天空,而不是只能選擇一種不見得適合自己的未來。
除了廣設研究所外,從教育部以研究論文作為教師升等的標準也能看出我們正朝著「研究型國家」的目標邁進。就如同「考試引導教學」般,為了升等,不管教師的專業領域為何,大家都汲汲營營於申請研究計畫及發表論文,管它學校是否有做研究的環境、研究的主題是否有創新性、研究論文是否為評估該專業的適當方法等等,因此我們看到國科會每年花不少納稅人的錢來審查一堆莫名奇妙的計畫,也可看到浮華不實的研究者或專門製造論文的學者,或有一長串掛名作者的論文,再次驗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政府更將大學分成「研究型」及「非研究型」,前者可獲得較多的資源,此舉更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似乎不做研究便無以為濟。民國94年的修憲將原來保障「教科文」經費的下限取消,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教育部推出「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讓許多學校為此搶破頭。習於短線操作的政府以為「五年五百億」就可讓我們的大學擠進世界百大也是笑話一個。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豈能如此草率?教育的投資是不能省的,也應有完整的規劃,從打好根基做起。首先應立法恢復保障教科文經費的編列,讓教育政策不會因每年的經費無法預期而未能做長遠的規劃。其次應改進目前國中小義務教育所遇到的問題及偏差,例如城鄉差距的縮減、資源分配的合理化、評估教育成果的多元化、來自弱勢家庭孩子的補助及輔導等等,而非裁併偏遠地區的迷你小學,或以考試引導教學,在研擬教育政策或實行細則應與當事人(包括第一線的老師及受教的學生與其家長)交換意見,執行時才不會窒礙難行或走樣。有合理的配套措施,才能導正目前「家境較好的學生多就讀公立學校,弱勢孩子多就讀私立學校」這樣不符公義的現象產生,也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意及判斷思辨能力的學生,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與研究的水準。政府不思改進這根本的缺失,卻倒果為因,縮減公私立大專院校的補助差距,造成公私立學校不分,也無法淘汰將辦教育當成營利事業的學店。看來我們的主政者該自己好好「研究研究」了!

沒有留言: